品牌故事


四十年代的台灣,正剛從日本統治下脫離出來不久,是一個物資缺乏、多數人必須胼手胝足才勉可溫飽的年頭。對於來自彰化鄉下、又家無恆產的洪延慶而言,為了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奉養年邁的母親,只能選擇北上尋求一個工作機會與棲身之地。在經由熟識鄉親的介紹後,洪延慶最終順利地進入一家名為和泰行的公司工作。

蓽路藍縷──和泰行的工作經驗和機遇

當時和泰行是全台規模最大的商社之一,業務範圍包括世界各地產品的進口,如上海的毛線、美孚的機油、橫濱的輪胎等。而洪延慶的工作除了處理報關、辦進口文件等基本事務之外,更負責和泰行與美孚公司配合的油品業務,這也是他第一次與潤滑油品的邂逅。

而後在十幾年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洪延慶也逐漸對油品相關業務熟悉上手,但沒想到和泰行在此時卻決定轉投資食品業、創立味全化學公司(味全食品前身),並要求身為年輕幹部之一的洪延慶轉調過去味全工作,原有的工作將由其他人來接替。

當時美孚台灣分公司的經理白鐵珊先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和泰行的業務窗口已經不是洪延慶了,因此聯繫洪延慶詢問他為何不再做美孚的生意。在了解前因後果之後,考量到新接替的人選做事情也不是讓他很滿意,因此也有向和泰行提出將洪延慶調回原職的要求。在要求無果後,最後白鐵珊先生決定直接詢問洪延慶是否有興趣成為美孚代理商,但前提是必須要先離開和泰行才能獲取這個資格。在經過反覆的思考後,洪延慶最終決定抓住這個大好機會,並離開這個他奮鬥了十幾年的公司。

創業維艱──隆福行的成立

為了好好地抓住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洪延慶找了兩個有本錢的朋友一起合夥成立了「隆孚行」來承接美孚的經銷業務。但在經營制度不完善及公司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合夥不到一年便隨即解散,於是洪延慶正式成立了獨資的「隆福行」來繼續經營。

而後數年間,台灣政經局勢及事業發展轉趨穩定,洪延慶於是開始向美孚公司建議可在台灣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或倉儲設施,藉此來更好地經營台灣市場。而這個建議最終也被美孚公司所接受,並獲得美孚的背書貸款。這樣的肯定和信任讓洪延慶感到格外感動,他心裡暗暗發誓今後除了要努力工作盡快償還倉庫的貸款之外,更要用心管理倉庫,不讓貨品的進出有一點差池。更重要的是,要更賣力地拓展美孚的產品,讓這個品牌能在台灣市場打出一片天。

新血加入──企業經營新思維

在事業穩定成長多年後,洪延慶的長子洪哲文也於服完兵役後進入隆福行工作。原先洪哲文對油品事業並不感興趣,但因父親的期望而不得不進入,只打算做個一兩年就算給父親一個交代,隨後就計畫要出國念書深造。

但人算不如天算,洪哲文在洪延慶的信任及放手授權之下,竟反而對生意之道產生了更多了解及興趣,像是隆福行與美孚之間的配合關係、經銷商之間的互動及競合以及不同客戶的需求及問題,都讓他確切感受到經營企業的學問及不易,更燃起了一股想要讓公司變好的決心。因此在工作一年後,他就決定留下來繼續打拼。

在洪哲文正式接手經營後,便首先針對作業流程資訊化及潤滑雜誌出版兩大部分進行規劃。在當時的年代,蘋果電腦才剛上市三年多,相關的程式知識也相對稀少,但為了解決公司人工帳本記錄、計算、統計的耗時費力,洪哲文毅然決然購進了一台當時只有48K容量的電腦,並自學Basic語言及其他程式,做到最後甚至連客戶管理系統、庫存管理系統、銷貨單作業都被他一個個建立起來。到1980年代末,公司的進銷存作業基本上已經全部由電腦取代,為公司在當時競爭上創造了更多優勢。

而潤滑雜誌出版的動機,則是起因於他常常與客戶在談生意時,總是會感受到自己對於潤滑油、化學、機械等領域知識的不足,但找遍當時市面上卻找不到什麼有用的資料。直到有一天,在台中拜訪一個同業時,意外發現了一本名為「潤滑銘柄便覽」的日本專業書籍,這促使他隔年前往日本出差時順路拜訪了該書出版社的社長黑川良夫先生,並大量購買許多「潤滑經濟月刊」及經銷相關書籍回來,成為後來潤滑雜誌出版內容的主要參考來源。

時至今日,對於洪哲文而言,超過一甲子的客戶服務經驗及油品專業知識的不斷累積,造就出隆福行獨特的市場定位及優勢,這樣的價值甚至仍影響至今,是許多車輛及工廠客戶心目中的首選油品合作夥伴。面對下一個60年,隆福行仍將持續提供品質優良穩定的潤滑油品、協助客戶解決所有油品相關問題,並朝向成為全台最大的潤滑油品經銷商目標邁進。